中国纺织服装检测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元茂测试仪器美邦测试仪器◆玛莎百货M&S标准免费下载◆加拿大CAN标准免费下载
◆JC.PENNEY全套测试方法◆澳大利亚AS标准免费下载您的位置,联系cnfzjc#126.com▲耐日晒色牢度试验专区
查看: 2081|回复: 12

羽绒服充绒量标准藏猫腻 指标规范尚存争议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7-4-11 08:35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2-12-24 09: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产品标注模棱两可 保暖指标未设下限
      羽绒服充绒量多少谁说了算
      “最近这几天真冷,穿着羽绒服居然都不管用,风一吹就透了。”连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严寒持续,羽绒服保暖性能成为网友热议的话题。人们购买羽绒服时,往往关心含绒量,却忽视了直接关系保暖性能的充绒量指标。
      记者近日走访发现,市面上销售的一些羽绒服只标注含绒量,却并未标明充绒量。业界对此是否规定充绒量具体数值,也存有争议。为何有的企业对充绒量的标注“讳莫如深”?中间是否有空子可钻?是否需要规定充绒量下限值?
      充绒量标注很少见
      根据相关标准,充绒量是指羽绒服填充的全部羽绒重量,通常以克计量。根据《羽绒服装》标准规定,含绒量是指绒子和绒丝在羽毛羽绒中的含量百分比。绒子是朵绒、未成熟绒、类似绒、损伤绒的总称,绒丝是指从绒子或毛片根部脱落下来的单根绒丝。
      国家强制性标准《消费品使用说明 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规定,含有填充物的产品,应标明填充物的种类和含量,羽绒填充物应标明含绒量和充绒量。
     记者12月19日走访北京市销售羽绒服的百货商城、专卖店及超市发现,充绒量成了一些厂商的“隐私”。在朝阳区金河谷百货商城,一款售价320元的羽绒服,不管是商品外标签,还是衣服内标签,填充物一栏未见充绒量身影,反而出现“乌龙”标注。该衣服外标签含绒量一栏,印着“鸭绒90%”,但内部标签填充物一栏,却清楚标着“蚕丝棉”,没有任何羽绒成分。与金河谷百货商城一路之隔的爱莉莎内衣销售店,店中有羽绒类内衣、夹克两种羽绒服装,产品标签标注的充绒量显示,其含量分别为81克和58克。
      除路边相对散乱的小百货商城外,一些正规商场售卖的羽绒服,也存在填充物标注不规范现象。记者12月19日晚在物美超市惠新店看到,一款“兴业王”品牌的休闲羽绒服,标签显示填充物为90%羽绒、10%羽毛。至于羽绒是何种类型羽绒,并未明示。另外,摆在超市通道显要位置的几款真维斯品牌羽绒服,内、外标签均未标注充绒量克数。“鱼与熊掌不可兼得。”面对记者想要既轻薄又保暖的羽绒服需求,超市一品牌羽绒服销售员笑言,轻薄型羽绒服,穿着时尚轻盈,但往往风一吹就透了。
      指标规范尚存争议
      从往年羽绒服产品质量抽查结果看,与充绒量相关的质量问题集中表现为,标签标注含量与实际重量不符,常表现为实际充绒量少,保暖性打折。
      记者查阅羽绒服相关标准发现,我国并未对充绒量作出具体数值规定。只是《羽绒服装》(GB/T14272-2011)规定,成品的充绒量允许偏差为-5%,即标签标注的含量,与实际含量相差不应大于5%。
      从生产情况看,羽绒服中填充多少克的羽绒,完全是企业行为。一些企业把充绒量指标当作“隐私”,不免让人怀疑,企业是否在打充绒量的主意?
      在此情况下,有无必要规定羽绒服中充绒量的下限值,业界也存有争议。
      据媒体报道,江苏省消费者协会秘书长童天武曾表示,为规范羽绒服行业,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协会准备向国家标准委建议,修订完善羽绒服国家标准,对不同类型的羽绒服“充绒量”下限分别作出规定。近日,记者通过拨打该协会服务热线等方式,试图联系采访童天武,可惜未能如愿。
      针对充绒量有没有必要制定统一规范的标准,或者根据不同区域、不同衣服款式,因地制宜制定细化指标?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秘书长雷利民表示,细化指标,由企业自身掌握,可能更好一些。如果需要分区域、分人群,生产差别性产品,应该是企业自身来把握,产品宣传时可以突出这一点。
      与雷利民的看法类似,中国羽绒工业协会秘书长董禹灼认为,羽绒类的服装类型多样,要针对充绒量制定细化的指标,从客观情况看难度较大。以羽绒服为例,保暖性能与含绒量、充绒量、填充材质、面料等多方面相关,相互间的搭配协调度比较重要。
      消费者认知有误区
      记者采访了解到,一些消费者购买羽绒服时,存在认识误区。不清楚含绒量和充绒量两者的区别,经常误认为“含绒量”高,就代表里面的羽绒多,就一定暖和。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从市场现状看,生产企业往往将羽绒服含绒量标注在内标签上。如同一款衣服,大小型号不同,充绒量也不同,一般型号越大,充绒量越大。走访来看,市面销售的同一品牌、款式羽绒服,从最小号到最大号,充绒量一般相差六七十克。那么,企业生产羽绒服时,成本考量是基于小型号,还是大型号?最小型号到最大型号之间的成本差价有多大?一些企业是否在这方面钻空子牟利?
      中国羽绒工业协会秘书长董禹灼提醒消费者,选购羽绒服时,应根据自身实际需求,选择不同款式的服装;如果比较注重保暖性,在含绒量一致的前提下,多考虑充绒量的多少。羽绒服充绒量的多少,基本上由生产企业说了算。但消费者在消费时,多关注、比较充绒量,会倒逼企业在此上面做足文章,不钻空子。另外,是否需要出台相应的产品指导性规范,仍值得探讨。比如能否像家电能效指标一样,将类似于保暖指数的指标,清楚标于产品标签上,有利于消费者明白消费。
    来源:人民网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9-9-27 15:20
  • 签到天数: 109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2-12-24 16:45:3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我觉得楼主,或者写这篇报道的作者应该是个外行!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3 天前
  • 签到天数: 22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12-12-28 21:5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何解?文中不妥处,欢迎详细指出,大家一起讨论
    (据我了解,楼主是行业专家。文章直接转自人民网。)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9-9-27 15:20
  • 签到天数: 109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2-12-29 13:43:26 | 显示全部楼层
    羽绒服内的填充物才是关键,而标准上写的并没有很具体,所谓的含绒量就是指羽绒中绒子,绒丝,羽丝的含量,但标准中并没有具体说明这三个单项的具体上限,举个例子,两件衣服,同是充200g含绒量90的羽绒,但是其中一件是含75的绒子的,而另一件是含75羽丝的,而这两件衣服在商标上均可注明含绒90%,但相对的保暧性是相差很大的。
    而我说的这个文章的作者是个外行,只是想说明这个文章并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在作论述,只是片面强调了一个充绒量的问题,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现在已经有不少商家将蓬松度这个概念放在标注上了,我觉得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以上纯属一个消费者的想法,我不是专家,我希望能看到专业性的文章不用这么表面化。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12-29 23:5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楼上:仔细看文章,认真看标准

    其他不说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9-9-27 15:20
  • 签到天数: 109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2-12-30 09: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标准不熟,只不过在实际买衣服的过程中遇到,同样是90的鹅绒的衣服,保暖性差异很大,但是同样900蓬松度的鸭和鹅绒的保暖性却差不多,那么标准的制定是不是应该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给直观的概念,而不是给一个模糊的概念。
    我刚也重新看了下标准,以前只是看了下概念,现在看了计算方法我觉得太烦琐,衣服在消费者眼里只有两个效果了,一是美观,二是保暖,美观是看到的,而现在标牌上的含绒量并不是保暖性的直观体现,所以标明含绒量,对于商家的可操作性太大,对消费者并不公平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12-30 23:5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51jc 于 2012-12-31 00:03 编辑

    楼上的意思是,应当关注蓬松度这个指标,那么关注含绒量和充绒量就没有必要吗?
    蓬松度相同,保暖性就一定差不多?(不用管充绒量和含绒量是多少吗?)

    如果认为需要保暖,那么直接关注保温率吧,这样很直观。含绒量、充绒量、蓬松度等等都与保暖性有关系的吧

    不过冒昧的问,羽绒服的功能一定要保暖吗?现在时尚、轻便、舒适的羽绒服也很有市场,如果着重保暖需求,消费者估计要选择相关指标有利于高保暖性的那些了。

    其实标准对含绒量充绒量蓬松度都有考核啊,楼上是认为楼主转载文章中未提及蓬松度,而且楼上认为蓬松度直接影响保暖性,因此发表看法,是这个意思吧

    我是外行,瞎说说。

    点评

    我的意思很简单,这个文章的作者在误导消费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12-31 08:57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9-9-27 15:20
  • 签到天数: 109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2-12-31 08:57:11 | 显示全部楼层
    51jc 发表于 2012-12-30 23:55
    楼上的意思是,应当关注蓬松度这个指标,那么关注含绒量和充绒量就没有必要吗?
    蓬松度相同,保暖性就一定 ...

    我的意思很简单,这个文章的作者在误导消费者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3-13 09:37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2-12-31 11: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感觉没有误导的意思啊
    提醒消费者不仅关注含绒量,也要关注充绒量,这个观点应该没错
    若考虑保暖需求,则需各方面综合考虑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2-15 15:5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3-1-6 14:3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绝对是专家,记者毫无疑问是外行,但这个记者倒是还不错,至少没说错话!!!(曾遇到过明明说的是羽绒被的标准比较旧,到了记者笔中就变成了羽绒被没有标准这种乌龙事件!!!)这篇文章粗看,对行内人来说没啥意思,但细看,大致明白楼主转发在这儿的意义了,个人意见,产品的充绒量明示要求在5296.4里有要求,这样就可以了,但说要求制定标准明确规定充绒量必须多少多少才符合规定不太符合实际,充绒量的多少其实还是依附于各个不同产品的风格与价格的定位而言的。所以说制定或修改标准与现实不符,普及消费者选购时的基本知识才是首要的~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2-15 15:5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3-1-6 14:36:59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20:}注:此文章我也没太仔细看,如有说错,不许拍砖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12-8 10:58
  • 签到天数: 3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3-12-20 10:45:58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同此文“充绒量”是很重要的指标,羽绒服应该明确标明充绒量的观点。至于是否需要规定充绒量下限值?个人认为没必要规定,消费者需求具有多样性,可能有的人就是需要充绒量低的产品,如果规定的太死就不能满足部分人的需求。生产企业需要做的只是标明即可,消费者可根据自身需求购买合适的产品。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12-23 11: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货真价实才是最重要,掺假的充得再多还是次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纺织服装检测论坛 ( 苏ICP备17035522号-2 )

    GMT+8, 2024-5-20 00:28 , Processed in 0.079823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